石家庄[切换城市][登录][注册]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传播学模拟试卷

所在分类:教育培训 > 学历教育2024-8-29 15:57:14 浏览:6次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传播学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总分:150 分)说明:请考生将所有答案写在指定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口语传播时代、________ 、________ 和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__________ 的过程。

2.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 ________。

3.在人类的社会传播中,任何符号都与一定的________ 相联系。

4. _________,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5. ________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6. ___________指的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7.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全面分析的是_________ 。
他在 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

8.关于媒介技术或手段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考察。
在这个领域,较有影响的是加拿大学者_____ 的学说。

9.IPP 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_____ 和______ 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10.“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______ 传播学家 M.E.麦库姆斯和 D.L. 肖于 1972 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_______ 》。

11.“框架”(frame)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学术概念,最早见于人类学家 G.贝特森于 1955 年发表的论文《________ 》中。
在这篇文章中,贝特森提出了“___________ ”的概念。

12.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 _________的运行。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传播效果

2.象征性社会互动

3.传播者

4.上行传播

5.知晓权

6.人际传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人类语言具有哪几个特点?

2.“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3.组织的对外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

4.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40 分。

人际传播,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自我表达活动。
自我表达是否准确,表达方式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人际传播的效果。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根据人际传播与自我

表达的知识,请你谈一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何增强人际传播的效果?

以上河北专升本考试真题由河北专升本网(http://hbzhuanshengben.com)总结。
如需要其他专业真题,可以评论区评论,或加老师微信免费领25、26年河北专升本模拟真题资料。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传播学模拟试卷”该信息由会员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不贪小便宜,以防上当!
© 2007 - 2025 版权所有 娃酷网 粤ICP备19125541号-1